中国人口会大幅减少吗?联合国做出大胆预测,
- 编辑:admin -中国人口会大幅减少吗?联合国做出大胆预测,
简介:2023年,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人物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总人口净减少208万人,人口指标连续第二年下降。联合国创建的预测模型看起来就像一部科幻惊悚片。到 2100 年,该国人口可能从目前约 14.1 亿的峰值减少近一半,降至 6.33 亿。我们需要明白,这不再是一个可以通过踩刹车来解决的问题。
失败的政策 许多人相信节育问题可以轻易解决。从2015年的“全面二孩政策”到2021年的“三孩政策”,政策似乎旨在扭转中国从“少生”到“多生”的道路。然而现实却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这是由于问题的核心在于,社会风气已经从“让人生孩子”的政策转向“生孩子”的政策。“我养不起,所以不敢生。”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胎化政策无论实施得多么彻底,都深刻地改变了社会观念。这不仅会在物质上减少人口,还会在精神上将“一孩”模式刻进一两代人的潜意识中。
2007年,人口学家易富贤在其著作《大国的空巢》中发出警告,但当时很少有人做出反应。现在他的预言已经成为现实,足以说明问题的根源已经被埋葬到了何种程度。而且,笼罩在今天年轻人身上的是真正的经济“三座大山”。昂贵的住房、几乎掏空几个家庭钱包的教育投资以及防止他们生病的医疗费用。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对生育非常不利的经济环境。再加上“996”工作模式的盛行,年轻人的提精神和能量承受着无尽的压力,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管理。迎接新生命的空间和意愿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下,少生孩子或者不生孩子几乎是一种理性的经济选择。
还有一个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性别观点。对于许多女性来说,分娩的挑战远远超过怀孕 10 个月的挑战。因此,这往往意味着职业中断、失去晋升机会以及职场中难以言状的歧视。这些根深蒂固的机会成本无法通过小额生育补贴来抵消。联合国指出,出生率下降往往是由于教育程度提高、健康状况改善和性别平等等社会发展因素造成的。人们的选择是理性的。
数据的审判是最后也是最无情的。即使“三孩”政策全面放开后,中国总和生育率预计仍将维持在1.0左右2023年。这是什么概念?这远低于维持人口更替所需的2.1,仅高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邻国韩国。这清楚地表明,政策工具箱中的“三件老东西”与现实问题完全脱节。
如果人口问题只是中国的“家庭问题”,那么处理一个又一个衰落的领土可能会更容易。但问题是,如果中国开始萎缩的话,整个全球生态系统都将被破坏。系统震动。 “世界工厂”将首当其冲。近几十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之都,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但这个基础正在受到侵蚀。自2015年以来,劳动年龄人口一直在下降,预计将从现在的9亿下降到2050年的7亿。
2亿人的劳动力缺口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该产品我们赖以生存的地区正在“着火”。全球产业链正在加速向越南、印度等劳动力更加丰富的国家转移。最终,这不仅会重塑全球供应链,还会增加全球商品的成本。中国不仅是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然而,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100年,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骤降到6.1%。这意味着庞大的消费市场正在萎缩和迅速老龄化,这对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出口国来说无疑是严重打击,全球经济增长将失去重大动力。
在中国的人口曲线呈下降趋势的同时,世界其他地区的人口正在快速增长。印度已经超越中国,成为全球化国家。预计将巩固其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世界。非洲大陆人口增长迅速,预计到2100年将占世界人口的39%。全球人口分布图的这一重大转变几乎肯定会导致国际影响力的升降。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已经意识到方向的变化,并开始审视和调整在华战略。当中国对着本国人民打喷嚏时,全世界似乎都感冒了。
这是一个很难破解的难题。面对如此强烈的“人口惯性”还能做什么?传统的财政补贴,例如增加产假和育儿补贴,现在看起来更像是止痛药,而不是根本治疗方法。真正的解决办法可能在于困难的社会重建项目。我们面前似乎有三条路,每条路都布满荆棘。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科技维持生命”。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大力发展自动化和人工人工智能,并使用机器人来填补装配线上的工作空白。然而,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这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契约问题。如果自动化大规模取代劳动力,我们如何解决下游对就业的影响?如果机器人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政府的税收从何而来?这些都是必须从一开始就回答的难题。
第二种方式是考虑“打破文化障碍”或开放移民。美国等国家继续欢迎新移民来补充劳动力并保持社会活力。然而,这是中国非常敏感和复杂的领域。作为一个长期以单一民族为主导的国家,大规模移民的引入必将引发关于身份、文化融合和社会稳定的激烈争论。
第三条路,也是最困难的一条,是“深度内部改革”,这意味着重构社会支持体系。首先,我们要从根本上改革养老模式。以前“养儿养老”的模式随着“第四次世界大战”而改变。 “-2-1”的家庭结构早已崩溃。我们面临这样的现实,我们从家庭养老中社会化。我们必须加快向新型社区养老体系转变。否则,未来的养老压力将压垮所有家庭。
真正的解决办法不是碎片化的补贴,而是通过深刻的教育改革,系统性地转移成本,降低“参与”家庭子女教育的成本。又如,采取强制性法律监管措施,切实保障女性产后职场权益,让企业真正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这将需要 en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广泛的社会共识,每一步都意味着对现有利益结构的挑战。
结论 今天,我们可能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中国的人口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中国的发展模式需要根本性转变。我们必须告别以往依靠“人口红利”的增长道路,寻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这不仅是中国面临的世纪挑战,也是各国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的未来潜在预兆。您对此有何看法?
特别声明:本文由网易自有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一个信息发布平台。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