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车企排队签约,德国:想太多中国,荷兰买

文/王新希 近期荷兰对中资安世半导体实施强制限制,引发持续的芯片供应危机。欧洲汽车公司陷入困境。最近几天,大众汽车无法应对这一问题。生产旗舰高尔夫车型的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被迫关闭并暂停生产。宝马、奔驰甚至法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欧洲工厂都面临着芯片库存耗尽的风险。欧洲汽车工业就像一台即将停止运转的发动机。控制最重要产品的公司是安联中国。 德国汽车公司将受到最严重的影响。作为德国经济支柱的汽车工业也将导致数百万个就业岗位陷入困境。那么,德国政界和媒体如何看待这种暂缓认罪的行为呢?近日,《南德意志报》等德国媒体发表了令人震惊的言论,大致概括为:“中国芯片的断供让德国汽车工业陷入困境,但德国汽车工业本身才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这是德国长期无视中国战略意图的结果,也清楚地反映出我国对华政策的彻底失败。德国现在才意识到中国政府不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针对德国车企的处境,德国媒体对无法将铁打成钢感到不安,指责他们过于依赖中国、为中国想太多。不然的话,他们怎么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事实上,德国的“工业4.0”战略和日本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约是同时开始的。 “中国制造2025”公布后的几年,是德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赚取巨额利润的黄金时期。德国品牌,如大众、宝马和梅赛德斯-Benz在中国市场很受欢迎。鼎盛时期,德国汽车占中国市场销量的40%以上。 正是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为德国汽车企业提供了巨大的销量和利润、优质品牌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到中国市场德国汽车在德国的发展直接决定了这些企业的全球排名以及研发投入的能力。德国媒体不仅忽视了中国对德国技术的依赖,也忽视了中德经贸关系的共性互补。回顾安世事件,虽然其总部在荷兰,但其真正的生计早已与中国有着深厚的联系。自2019年被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收购以来,该公司已成为欧洲行业重要的芯片供应商。欧洲 86% 的拉大部分制造公司都依赖东莞安世生产的芯片。在欧洲汽车行业,几乎一半的公司都使用Nexperia的产品。德国汽车公司尤其依赖它。但归根结底,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车企的现状,完全是荷兰造成的。根据冷战时期的《货物供给法》,荷兰宣称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接管Neexperia,解雇其中方CEO,大手一挥就冻结了价值逾千亿的资产。 这一操作可谓是教科书级别的“一抓一大把”。此消息一出,西方网友也失去了耐心,直接给荷兰贴上了“海盗国家”的标签。外国网友热议指出“抢劫、抢劫的坏习惯已经深深扎根在他们的血液里……” 针对强行收购,中方于10月4日启动反制措施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其国内子公司出口某些成品零部件。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应该向荷兰施压,要求其放弃对Neexperia的公然勒索,尽快归还所有权和控制权,并向中方道歉并赔偿损失。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德国经济部长斯文·舒尔茨却发表了令人震惊的言论。 “荷兰政府强行收购Nexperia并没有做错什么,我认为这次干预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更具体地说,舒尔茨在政治上支持荷兰政府敲诈中资企业的行为。舒尔茨等德国政客对欧洲国家公然没收合法中资企业表示“理解”,却完全忽视了大众位于沃尔夫斯堡的主工厂因动力芯片短缺而全面停产、宝马慕尼黑工厂X5生产线停产的严酷现实。ne因缺乏微控制器供应而停产,梅赛德斯-奔驰S级车因缺乏传感器芯片而减产。欧洲政客正在玩火,但欧洲企业必须用工厂和就业机会来付出代价。 Nexperia 占据全球小型二极管市场近三分之一的份额,适用于 16,000 种德国车型。短期内不可能找到替代供应商。业界已注意到亏损。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表示,如果供应中断持续三个月,损失将超过 200 亿欧元,10 万个工作岗位将直接面临风险。欧洲政客经常大谈“国家安全”,语言日益激进,但企业利益却完全被忽视。近期,中国再次增加稀土出口。德国经济部长认为中国不必担心稀土材料卖给G后会发生什么德国公司强调,德国致力于使用“一切手段”解决这一问题。简而言之,“德国企业使用稀土属于商业秘密,中方无权干预。德国企业95%的稀土供应依赖中国,而德国政府却在不知目的的情况下要求中国保证供应。”这种以我为中心、无视其他国家“国家安全”战略需求的强硬立场,到底是在“排除风险”,还是本身就制造了更大的风险? 春水热鸭先知,德国政客畅所欲言,但德国企业确实在承受着灼痛的同时,也表现出了非常现实的一面。日前,安联中国向欧洲汽车企业发出通知,称可以恢复芯片供应,但规则必须是我的。如果你想购买筹码,必须先兑换成人民币。一方面,这一策略避免了可能的金融制裁来自荷兰和美国。相反,这可能会将中国芯片提升为“硬通货”地位。就像石油一样,没有美元就无法购买。据最新消息,大众、宝马等大公司正在排队签署新协议。德国零部件制造商的采购总监表示,为了尽快交货,他可以接受这个条件。由于它快要停产了,我别无选择。 在政治正确与经济现实之间、在独立与全球合作之间,德国车企选择了后者,但德国乃至欧洲的政客却正在迷失方向。汽车产业是德国经济的“定海神针”,直接贡献GDP的5%左右,覆盖全产业链时可达20%左右。整个产业链直接关系到200万个就业岗位,占德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13%,是德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人民生活稳定的重要支柱。显然,德国乃至欧洲政客完全无视这一现实,不断制造危机和分裂。从中方不达成协议、不究任何惩罚的态度来看,中方在涉及核心利益问题上始终采取原则性态度。一旦触及最终结果,我们的反应不可避免地会变成坚决捍卫它。但欧洲政客完全无视企业利益和诉求,缺乏同理心和理解。德国企业95%的稀土供应依赖中国,但德国政府却要求中国提供供应保证。我在不知道目的的情况下就报名了。尽管德国车企面临停产威胁,但德国政界人士认为荷兰收购Ansi并没有做错。当然,舒尔茨和其他公司可以自由发言,因为它们不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但人为的危机正在加剧欧洲”的情况。当政客们不再为汽车工人、巴伐利亚州的机器制造商和下萨克森州的医疗器械工厂服务,而是仅仅基于地缘政治幻想而烧毁公司时。如果该国政治领导人缺乏基本的经济常识和同情关键行业的能力,欧洲可能真的就完蛋了。 声明:个人创作,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本文由网易自有媒体平台“网易”由《unt》作者转载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